在江西莲花县玉壶山,龚全珍老人为甘祖昌将军扫墓(4月1日摄)。新华社发
龚全珍、甘祖昌夫妇(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南昌8月2日电 题:并蒂莲花,暗香盈世——甘祖昌将军和夫人龚全珍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曾涛、陈曦
清明时节的江西莲花玉壶山,白雾弥漫,气温微凉。
甘祖昌老将军的墓前,一位头发花白的古稀老人,颤抖着身体,刻满褶皱的脸庞上,淌下两行泪。
老人叫龚全珍,曾陪伴甘祖昌老将军走过33载人生路。如今,这对革命伉俪已天人相隔31年。
泪水里,写满了怀念与哀思,写满了风雨和故事……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起点。
江西莲花县沿背村甘祖昌将军故居中摆放着他曾经使用过的劳动工具(3月29日摄)。新华社发
在江西莲花县玉壶山,龚全珍携子女为甘祖昌将军扫墓(4月1日摄)。新华社发
一名讲解员在甘祖昌故居介绍将军事迹(3月29日摄)。新华社发
他,1905年出生在赣西边陲一个叫沿背的小山村。上了一年半的私塾后,他不得不辍学回家,放牛、打草,挑着担子来回走几十里山路,挣几毛钱脚力费维持全家生计。
她,1923年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唤作平安里的巷弄。争气的她顺利初中毕业,并考上了市立女中上高中。
这是两份不约而同的革命情怀。
他参加农民协会,在1927年8月入了党?;钗懊竦奶嘏稍狈街久簦保梗玻纺昀吹搅ǎ倏褐诖蠡?,更加点燃了他心中的革命之火。
在县里当交通员、土改委员会主任、独立团军需处长,跟随红军参加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井冈山下的乡村起步,他的革命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到达了地处西北的新疆军区。
她瞒着母亲辍学,在19岁的时候剪短头发参加革命,成为了一名流亡学生。
一路流亡抵达陕西,1945年,抗日战争终于取得胜利,她也被西北大学教育系录取。新中国成立那一年,大学毕业的她参了军、入了党,响应号召来到边疆,在新疆军区八一子弟学校当了一名老师。
这是两位相互依偎的同志伴侣。
一位是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的甘祖昌,一位是八一子弟学校的老师龚全珍。从赣西农村到胶东半岛再到天山脚下,两条相隔千里的生命轨迹,竟然神奇地交织在了一起。
?。保梗担衬?,两位饱受战火和岁月磨难的战友,以革命为媒,终于成为了将相守一生的同志伴侣。
天有不测风云。1951年,甘祖昌乘坐的吉普车从一座被敌特分子锯断的木桥上栽下,他的上唇裂成三瓣,下巴脱落。
彼时,他落下了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脑部内还留存着大块的淤血。只要稍微一用脑,甘祖昌就会头晕头痛,甚至昏倒。
眼看着没法再在领导岗位上工作,甘祖昌给组织写了申请,请求回江西农村。
申请交了两次,组织最终同意了。
作为妻子的龚全珍,虽然心中有疑问、有犹豫,但依然选择跟着丈夫回到江西莲花的小山村。
将军当农民?!这件事情在各方引起了轰动。
没有作任何解释,甘祖昌于1957年8月,带着全家大?。保踩嘶氐搅死穑常岸嗄甑难乇炒?。
“甘将军真的当农民了?!贝迕衩敲刻旒降母首娌?,光着脚丫子,身穿粗布衣,腰系白汗巾,手拿旱烟杆,一副典型的老农形象。大家亲切地称他为“祖昌兄弟”“祖昌伯伯”。
从将军到农民,对甘祖昌来说,是身份和心灵的回归。
甘祖昌将军(前)参加生产劳动(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甘祖昌将军(右一)在地头和农民们聊天(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当年,他为了解放劳苦大众,告别母亲和家乡,走上革命道路。长征路上,同村战友约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如今,革命取得成功,几名乡友只剩他一人。曾经相约的誓言让心中的乡愁越酿越浓,那颗思乡的赤子之心不停地在胸膛跳动——他终于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闻到了那熟悉的泥土味。
怀揣着宏伟抱负,甘祖昌开始在家乡大展身手。
他亲自下田,用双手一抔一抔捞烂泥,带领乡亲们把200多亩冬水田改造成了良田;他跟工友吃住在工地,和年轻人一起挑水泥、运材料,修建起了江山陂;面对荒山,他动员大家撒石灰、盐巴,烧茅草、烟叶秆,再堆上烟囱里的黑灰,出工钱、出材料,改变土壤酸碱性,把“光头山”变成了丰收岭……
修水陂、建桥梁、办企业……半个世纪过去,甘祖昌当年留下的一项项利民工程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村民们常?;匾涞溃骸暗蹦晡颐茄乇炒寰褪橇ㄏ氐摹鞔濉!?/p>
让村民们慢慢地富裕起来——甘祖昌的理想得以成为现实,这位农民将军,在服务农民中,实现了人生最大的价值。
对于龚全珍来说,她无法在农业上帮到丈夫,但通过教书育人的方式,和丈夫一样实现了为乡亲服务的愿望。
在学校里,面对山村里的孩子,龚全珍是既当老师,又当妈妈;既要教他们读书,还要带他们劳动。
几十年下来,龚全珍早就记不清,她劝回过多少辍学的孩子,又为多少学生交了学费。
?。保梗福赌?,甘祖昌老将军永远地离开了。弥留之际,他交待老伴:“领了工资,买了化肥农药,送给……贫困户……支援农业建设……”
除了这句遗言,甘祖昌并没有给家人留下什么,他几乎所有的钱,都用在了农村建设上。
龚全珍深深地知道,农村有丈夫未竟的事业:“老伴,你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我还要在这个世界上,继续我的征程?!?/p>
她成立“龚全珍工作室”,带着整理的资料,到社区、部队、学校,言传身教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谁家有人生病看不起、谁家孩子大学缺学费,她都掌握得一清二楚,一家一家把慰问金送到人家手中。孤寡老人过冬缺衣少服她会记得,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她会关心。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前行的道路上,龚全珍一直把丈夫当作榜样。站在墓前,龚全珍喃喃自语:“祖昌,我们一定按照你的教诲,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