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5月30日电? 题:云南:绘就绿意盎然的“诗和远方”
新华社记者王长山、杨静、赵珮然
绿水青山、蓝天净土,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彩云之南是“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也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载着多民族生机永续的美丽乡愁。
极小种群得到有效?;?,濒危动植物实现恢复性增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云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绿色发展之路,绘就绿意盎然的乡愁答卷。
这是2020年9月3日拍摄的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村貌与洱海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留住绿水青山间的美丽乡愁
“碧波荡漾、白云悠悠,洱海边有我最美的守候……”云南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何利成如今时常面带微笑,品着茶,听着歌曲《乡愁大理》,看着碧波荡漾的洱海。
在他记忆里,以前的洱海也是这样,水边都是沙滩,水质很好。可随着大理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加之一年上千万人次的旅游流动人口,洱海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水质急速下降。
云南铁腕治湖,从2016年起全面打响洱海治理攻坚战?!笆濉逼诩?,大理州累计投入329.8亿元治理洱海;拆除环湖1806户生态搬迁户的房屋,腾退近岸土地1029亩。
2017年,洱海流域2400多家餐饮和民宿按下“暂停键”,何利成家客栈被关停。2018年,他将房子整体后退7米,耳房部分拆除。
“就这样拆掉,很难过?!焙卫伤担吹蕉G辶?,环湖生态廊道建好了,感觉付出是值得的。
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廊道逐步完善(1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不只洱海,云南各地为留住美丽乡愁,都吹响号角,迈出步伐。
“我们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已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任务,实现阶段性目标。”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兰骏介绍,“十三五”以来,云南举全省之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八个标志性战役”,特别是九大高原湖泊?;ぶ卫硎迪执印耙缓巍毕颉傲饔蛑巍钡某沟鬃?。
全省空气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九湖中劣V类水体从2015年的4个减少为1个,抚仙湖、泸沽湖水质稳定在I类;实施274家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整治,划定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建立全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
正在蓄水的白鹤滩水电站库区(5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兰骏说,云南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昔日荒山岭,今朝绿成荫?!鄙指哺锹蚀?5.04%、划建各级各类自然?;さ?60余处……七彩云南,是无数人的“诗和远方”。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让人记得住乡愁。
“生态环境好了,乡愁才有寄托?!焙卫伤?。
正在蓄水的白鹤滩水电站库区以及建设中的移民搬迁点(5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打造多姿多彩的和谐环境
记录坐标、回收红外监测相机里的资料……赖建东经?;岽呕ち衷焙脱?,在山林间进行观测滇金丝猴的工作。
滇金丝猴是国家一级?;ざ?,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赖建东是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で吧锞然ふ菊境?,从2018年起开始和滇金丝猴打交道。
这是2020年5月23日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里拍摄的滇金丝猴。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 摄
为拯救濒危的滇金丝猴,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立白马雪山自然?;で剿鳌吧缜补堋钡谋;つJ?,促进滇金丝猴恢复性增长。
监测结果显示,滇金丝猴种群数量从1996年的1000只至1500只,增至目前的逾3300只。
云南是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核心和交汇区域。目前,全省有高等植物19333种,占中国50.1%;有原生脊椎动物2242种,占中国51.4%。去年,在云南发现大围山梧桐等新物种、新记录种256种。今年前四个月,又发现50余个动植物新种。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普利锋说,众多云南新物种、新记录种成为“网红生物”,云南生物多样性关注度持续升温,保护力度也不断加大。
经过30多年的拯救和保护,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93头增至约300头;实施极小种群拯救保护项目120多个,华盖木等珍稀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全省建立自然?;で?66处;在全国率先出台生物多样性?;さ胤叫苑ü妗对颇鲜∩锒嘌员;ぬ趵?;率先发布省级生物物种名录、生物物种红色名录、生物多样性白皮书……
“我们将最原真、最珍稀、最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加以严格保护?!痹颇鲜×忠岛筒菰指本殖ふ杂榔浇樯埽笆濉逼诩?,全省年均义务植树1亿株以上,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各族群众的共识。一幅山中有兽、林中有鸟、水中有鱼的美好家乡画卷徐徐展开。
在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で?,巡护队员在林间穿行(2020年12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打通山林的金山银山路
63岁的茸比家住香格里拉市普达措国家公园,这里平均海拔近3500米,拥有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以前,砍树、打猎是群众的日常生活,野生动植物也不断减少。几年前,普达措国家公园建立后,实行社区反哺政策,让茸比有了“园民”身份?!耙荒炅斓牟怪头床盖?万元,环境没保护好,这钱就没了?!比妆人担;ず寐趟嗌?,真的就有金山银山。
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唐华介绍,通过国家公园试点,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国家公园制度体系,形成融合传统生态智慧的内生型国家公园生态管理方式。
茸比的身份转变是云岭大地谱写绿色生态发展答卷的缩影。
在红河州元阳哈尼梯田,哈尼人利用复杂的水渠系统,将水从树木繁盛的山顶引入梯田,构建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
这是1月6日早晨在云南省元阳县拍摄的哈尼梯田。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29个,以科技手段打造智慧赏花新模式,曾经老旧的工业基地开远市,发展花产业实现靓丽转型;
积极开展生态?;し銎?,云南从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选聘生态护林员18.3万人,带动逾78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
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云南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进程加快。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民欣说,云南绿色食品品种、品质、品牌培育不断加强,健康生活目的地逐步向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以水电为主的绿色能源产业,跃至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茶叶等9个产业综合产值增长10%;全省核桃种植达4303万亩,打造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1个。
赵永平说,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推动“树上摘金、林下种金、坡上生金、风景变金”成为现实。
如今,来七彩云南寻找“诗和远方”,已成为时尚。
4月18日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永宁镇拍摄的泸沽湖(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