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我家大门常打开——经济特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故事
连接深圳和香港的深圳湾大桥以及深圳市南山区(2020年9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题:我家大门常打开——经济特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故事
新华社记者邹声文、付敏、赵文才
打开中国地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宛如镶嵌在祖国东南门户的五颗明珠。以经济特区为观察点,随着我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立体开放格局逐渐形成,一个家门常开、兼容并蓄的开放中国,正加速与世界同频共振、深度交融。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再次强调,“经济特区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深圳市福田区风光(2020年10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联结五洲情意
今年6月,一个来自中国的特殊旅行箱给疫情之下的法国阿兰·沙尔捷高中的学生们送去了温暖和祝福,旅行箱里是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法语班学生们自发筹集的1200多只口罩和20多件礼物。
厦门外国语学校与阿兰·沙尔捷高中缔结为友谊学校已有10年。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法语班学生郭澜澜说:“我们想通过这样一份心意告诉法国的同学们,尽管疫情给世界带来冲击,但它不能阻止友爱的传递?!?/p>
这是经济特区与世界深度互动、彼此交融的一个缩影。40年来,人文领域的开放交流构成了经济特区开放发展的重要内容,也在经济特区与世界之间搭建起一道具有情感温度的人文桥梁。
参观者在深圳市南山区大疆创新公司展厅体验无人机(2020年9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疫情之下,情意更真。在深圳,华大基因集团受安哥拉政府委托,将在该国建设5座“火眼”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大疆公司在突尼斯、摩洛哥、南非等国用无人机参与抗疫工作,并计划在其他非洲国家开展抗疫合作;华为通过视频会议、云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助力抗疫……
开放的人文环境、包容的文化语境,在为经济特区赋予更多魅力元素的同时,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国外来到经济特区,并最终在这里实现价值。
在厦门官任国际社区,生活着来自40多个国家的千余名境外人士。法国厨师格雷格的法式餐厅就位于社区附近的新港广场。格雷格与妻子已在厦门生活了十余年,两个儿子也都在厦门出生?!跋妹啪褪俏业牡诙氏纾谡饫镂曳路鹞诺搅司梦サ墓氏绲奈兜??!备窭赘袼?。
深圳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以及蛇口港(2020年10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集聚优势资源
深圳南山区科兴科学园。戴尔科技集团今年8月在这里设立了其在中国的第一家企业解决方案中心,该中心将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推出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并把成功案例加以推广。
深圳夜景(2020年9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落户深圳是因为深圳的开放性及其雄厚的科技基础。”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周兵说。
600公里之外的厦门。戴尔(中国)有限公司1998年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随着业务不断做大,近年来戴尔中国服务总部也落户厦门,与厦门经济特区同步成长。
走进位于厦门市湖里区的厦门新科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车间里摆放着飞机发动机分解图,技术人员正在维修区域里忙活。
这是全球著名的飞机机身维修商新加坡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在厦门设立的从事飞机零部件维修、改装的合资企业?!叭ツ晡颐且还残蘖?9台飞机发动机?!毙驴朴詈阶芫砹痔袂战樯?,公司近10年来保持30%的年复合增长率,客户遍布印尼、泰国、印度等国家。
货轮在厦门东渡港区装卸集装箱(2017年8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40年来,凭借优质的营商环境和良好的投资氛围,经济特区吸引大批国际知名企业落户,开放成为基因,根植城市血脉之中。
珠海横琴一角(2020年9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今年9月,澳门金悦轩餐饮集团麾下的“金悦轩”入驻ICC横琴国际商务中心,珠海横琴迎来首个澳门大型餐饮品牌。金悦轩餐饮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集团首次在横琴拓店,不仅是对横琴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也将有助于拓展澳琴两地合作。
横琴新区最新数据显示,全区澳资企业总数首次突破3000家,注册资本达850.18亿元。
在海南自贸港生态软件园内的海南网易联合创新中心,老师在为学员授课(2020年6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几组数据勾勒出经济特区开放的图景。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1980年至2019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503.98亿美元,其中近30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投资。在厦门,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落地,6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投资114个项目。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新的投资热潮,2019年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已连续两年翻一番。
如今的经济特区,正在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由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出发的中欧班列返程班列经由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入境,在厦门港作短暂停留,转接船舶南下前往越南胡志明港。这是厦门海沧火车站海沧铁路货场工人准备将返程过境班列上的集装箱货柜吊装到集装箱拖车上(2019年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厦门)班列,已从最初的“一条线”发展为现在广布欧洲、中亚多国的“一张网”,成为中国扩大开放的鲜明印记。在海上,51条以“丝路海运”命名的航线从厦门港始发,连接四海,通达五洲。
深圳前海(2020年10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深圳抢抓“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机遇,打造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并持续推进中越经贸合作区等项目建设。2019年,深圳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增长13%。
汇智创新高地
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018年10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暮色渐深,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办公室里仍是灯火通明,“80后”创业者招俊健正与团队成员聚精会神调试公司研发的新款体感格斗机器人。
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创业者招俊?。ㄗ螅┯胪哦映稍苯涣鳎?018年10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2015年,招俊健在深圳创办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短短几年,成为格斗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如今,这家集机器人技术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已经打开了8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大门。
像招俊健这样的创业者,活跃在经济特区的各个领域,为创新驱动下的经济特区更高质量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第一次来到珠海时,觉得这里环境非常好,是适合研发的环境?!?014年,包晓军从加拿大带着一支7人团队回国,创办珠海纳睿达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用于天气探测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海南生态软件园园区(2020年4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在海南生态软件园,牛津海南区块链研究院等一批区块链企业和机构进驻,全球区块链领域的知名专家在这里开展基础研究和场景应用合作。
“这里不仅有我想要的产业生态,也有我喜欢的居住环境,以后我打算带着家人来海南居住?!庇⒐=虼笱Ъ扑慊迪低嘲踩行闹魅伟摹ぢ矶∨滴嬉丫钌钕不渡险饫?。
海南生态软件园一家企业的员工在办公(2020年4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海南自贸港建设吸引越来越多国际人才。今年3月,海南启动首批面向全球招聘3万名岗位人才活动,截至9月已签约7321人。
在厦门,良好的人才政策和营商环境吸引了大批行业顶尖人才与高科技企业入驻,为当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汕头第一家外资企业——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2020年9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在汕头,从1984年爱国侨领谢国民投资兴办第一家外资企业至今,数千家侨资企业助力汕头走出“以侨为桥”的对外开放新路。
40年开放发展的累累硕果,为经济特区乃至整个中国的加速腾飞积累了宝贵经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以全方位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特区更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参与采写:周科、吴茂辉)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