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王琳琳、孟含琪)三月的北京,春风拂面,万物萌放。今日的中国,创新奔涌,蓬勃浩荡。
新年伊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嫦娥四号任务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传回的数据显示,载荷内的棉花种子发芽了。这是经历月球严峻环境考验后,人类在月球上培育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也是中国航天人敢为人先、砥砺奋进培育出的又一株惊艳世界的“创新之芽”。
一年四季春天先至,改革开放科技壮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嫦娥四号等一批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涌现,彰显了科技创新驱动的中国力量。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发出科技创新的铿锵强音,一项项“破冰之策”激荡起涌动的春潮:“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大力简除烦苛,使科研人员潜心向学、创新突破”……
智士者,国之器?!翱萍即葱卤局噬鲜侨说拇丛煨曰疃?。”只有最大限度激发人的活力,才能积跬步至千里,终成万马奔腾。
“实行‘包干制’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既是对基础研究科学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科研人员自主权的信任?!比舜蟠?、“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总指挥王建宇说。
2018年1月,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黄富强团队研发的“超级材料”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短短1年后,在多家企业的有力承接下,该成果大规模应用于白洋淀、太湖、巢湖的部分水域,曾经的黑臭水体开始恢复往日生机。
创新来不得半点虚假,科技创新尤为需要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真正实效来检验。
从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让我国汉字印刷告别“铅与火”时代的“当代毕昇”王选,到一辈子旨在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袁隆平;从“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解决了新中国石油炼制领域燃眉之急的闵恩泽,到发现青蒿素挽救数百万人生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增进人类的福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源源不断的科技供给也突飞猛进地改变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报告同时提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壮大数字经济”“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一个数字技术赋能中国的崭新画卷徐徐展开。
东方风来春潮起,弄潮儿向涛头立。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老树新生”的传统产业、势头强劲的新兴业态必将潮涌神州大地,让科技创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上蔚然成风。
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中国特色自主创新正如春之潮,生生不息,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