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0月14日电 题:从“人刮水”到“水自来”——甘肃旱塬水利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甘肃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如今,甘肃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历史性转变,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1%和88%,农村群众吃水已处于可控状态。
75岁的马清贵是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高山村村民。高山之上吃水难,“刮水”是生动写照。
马清贵说,过去走山路、担泉水是必做功课。人多水少,为了“抢水”,有时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床?!叭倭?,只能从薄薄的积水上轻轻地‘刮’一勺水。要装满一桶水有时得等个把小时?!?/p>
在甘肃,缺水的故事讲不完。鸟儿看到运水车便一头扎进水里、母亲含一口水喷到几个孩子脸上就算给他们洗了脸……筑土坝、修渠道、打水窖,为了水,人们想尽办法。
1984年,《甘肃省农村人畜饮水工作暂行规定》实施,这是甘肃省首个指导全省农村人畜饮水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马清贵记忆犹新的集雨水窖,是甘肃为解决旱塬群众饮水问题想的一个好办法。从天而降的雨水不再自流而去,而是被集流到水窖,供人畜使用。截至1999年底,甘肃省通过水窖、小电井等项目,解决了90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全省80%的农村人畜有了饮用水。
“水窖集水得靠下雨。要是不下雨,一点办法也没有。”马清贵说。除了供给不稳定外,水窖集水也使饮水安全存在隐患。数据显示,2005年,甘肃省评估饮水不安全人口占到农村总人口的72%,达到1526万人。
对此,甘肃通过集中供水工程、大中型重点骨干供水工程等,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分散饮水逐步走向“大水厂时代”,过去城里人“专享”的自来水渐渐流进了农家。“十二五”期间,甘肃列入国家总规划的1526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全部销号。
在张家川县水质检测中心,数名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水质检测。“我们通过设备检测、人工检测等方式,对氨、氮、微生物等十几项指标进行常规检测,水质达标率在95%以上?!彼始觳庠便埔运怠?/p>
马清贵说,如今有了自来水,吃水再也不难了。即便到了冬天,水也不会冻住?!耙荒杲簧弦话俣嘣眩焯煊兴取:⒆用窃谕獯蚬?,再也不用牵挂家里的老人吃不上水了?!痹诓糠峙┐?,修浴室、装浴霸也不再是稀奇事了。
甘肃省水利厅介绍,甘肃省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分散供水工程为辅的农村供水网络基本建成,农村群众吃水已处于可控状态。同时,“横向到工程,纵向到农户”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水质检测平台,为2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动态管理提供了保障。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